一、企业专利挖掘

  第一步:列出本项目所能实现的新功能
  这里的新功能是泛指,除了常规意义上理解的现有技术没有实现的功能外,还可以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更好实现效果的功能。
  在具体操作时,尤其需要注意,我们所列出的功能应该尽可能具体,要落实到一个项目中各个组成部分所能实现的子功能上,不要采用笼统的、总体的功能作为后续分析的对象。

  第二步:对新功能进行分析,初步判断该功能的可专利性
  此处进行分析的思路为:针对一个功能,分析现有技术为什么不能实现,本发明是如何实现的。

  第三步:由功能拆分得到要保护的方案
  在通过前面的步骤,确定一些功能可以转换为专利进行保护后,我们就需要对该功能进行拆分,得到要保护的方案。拆分的原则为:判断实现该功能中的某个技术点是否可以单独被应用,其是否有单独的保护价值。对于发明人来说,只需要判断其是否可以单独应用就可以了,至于保护价值问题,可以由公司的法务人员或者代理机构协助来确认。>>>推荐阅读;
无法申请外观专利的情况有哪些

  第四步:初步判断方案是否属于可以保护的对象
  在通过前面的方式进行挖掘、筛选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方案由于不满足专利保护客体的要求,或者明显不满足新颖性、创造性的要求,是无法获得授权的,我们在确定了要保护的方案后,需要核实该方案是否属于可以保护的对象。

  第五步:对于要保护的方案,按照相应的保护类型来撰写交底书

  二、企业专利布局

  专利布局要根据市场的专利情况、自身的专利情况、竞争对手的专利情况以及法律法规等相关因素经过综合考虑后进行合理规划,企业常用的专利布局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路障式布局
  是指将实现某一技术目标的必需的一种或几种技术解决方案申请专利,形成路障式专利的布局模式。路障式布局的优点是申请与维护成本较低,缺点是竞争者可以通过回避设计绕开路障。

  2. 城墙式布局
  是指将实现某一技术目标的所有规避设计方案全部申请专利,形成城墙式专利的布局模式。城墙式布局可以抵御竞争者侵入自己的技术领地,不给竞争者进行规避设计和寻找替代方案的任何空间。

  3. 地毯式布局
  是指将实现某一技术目标或产品的所有技术解决方案全部申请专利,形成地毯式专利网的布局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限制竞争对手进入,其缺点是成本太高,耗时耗力。>>>点击咨询精翰知识产权

  4. 围栏式布局
  是指在核心专利由竞争者掌握时,将围绕该技术主题的许多技术解决方案申请专利,形成围栏式专利布局模式。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后进入此领域的“技术跟随型”企业。

  上述几种专利布局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没有简单的好坏之分。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技术领域和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模式进行专利布局。

   以上就是企业如何挖掘专利,申请挖掘专利的技巧和窍门有哪些相关内容的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找一家专业的知识产权机构咨询,精翰知识产权是国内首家打开“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新模式发展的知识产权企业,专注于解决商标、专利、版权等知产业务,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全国24h免费电话:400-0014-586